找到相关内容747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重新认识佛教的智慧

    存在的实况,妄要改变的话,便会作出很多非理性的错误的行为,妄想去主宰一切,最后唯有偿付错误行为旳代价——承受人生的各种痛苦。可见不在外,而是内在的,是主体自己构作出来的。佛陀将人生这些归纳为种,称之为:   1、生:生存环境改变的痛苦   2、老:身体机能衰退,力不从心的痛苦   3、病苦:身体患有病痛之   4、死:面对死亡的痛苦,因死亡将一切可能变成不可能   5、...

    黎耀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55280036.html
  • 看话禅悟有情世界

    交煎时定力在哪里?在交煎时有百分之百的禅观力,死到临头时又有多少禅观力量?   慧门禅师说透过禅的修持让原本具有的心光显露出来。不以肉眼来看,内心世界充满光明;才不会误假为真,认真为假,带来...

    禅圆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45088590.html
  • 佛为何说不可于父母所生恶心?

    、相信了佛陀开示的真理,并感激他们是我们最好的助教,时时在提醒我们——要勇猛精进,快快从“饿鬼爱”中出离。带着这个觉性,就能将我们和父母、亲人之间的...,我们才能够得到快乐;如果他们对我们不好,有些偏见或成见,那么,我们就注定要永远受下去,永无翻身之日。   既然我们将命运交托出去,宣判自己的无能为力,而那些被我们指控的人,包括老天爷在内,根据...

    黄胜常

    孝亲|嗔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25244552.html
  • 出家受戒略谈

    出家受戒的目的,第一,为求了脱生死轮回痛苦。我们凡夫,自从无始以来, 由于无明烦恼,而依惑造业,以致轮回六道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永无出期,尝尽三灾、难、四不自悟。佛说:「 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」。即使毕生修福积善,幸生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天,天福享尽之后,难免堕落人间或三途等 苦果。  三界均有毁坏破灭的一天,终归不能离得乐。因此,出家、受戒、修持佛法,首要目的,期望尽此生,依戒修持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4040365.html
  • 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

      我们信佛教,是来追求幸福快乐的,并不是来找痛苦的。可是,当我们进入佛教的时候,经常听到空无常的口头语,使人觉得一片愁云惨雾,以为佛教里毫无乐趣可言。其实,任何人信佛教都不会把「受苦」当做目的,没有人不喜欢快乐幸福。关于这一点,首先我们必须有几项认识︰   (一)是增上缘,不是真目的   在人间是很多的,佛经说有二、三、四,乃至、无量等等种类。如身体上有老病死的,心理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341015.html
  • 佛为何说不可于父母所生恶心?

    深刻地认识、相信了佛陀开示的真理,并感激他们是我们最好的助教,时时在提醒我们——要勇猛精进,快快从“饿鬼爱”中出离。带着这个觉性,就能将我们和父母、亲人之间的恶因缘转为善因缘。 ...我们的命运不由自己来掌握,而是由老天爷、世道乃至于身边那几个亲人,来全部操控。  我们还同时认定:只有他们对我好,我们才能够得到快乐;如果他们对我们不好,有些偏见或成见,那么,我们就注定要永远受下去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4844357.html
  • 病与业力

    病,人人望而生畏,凡是人都逃不脱病的磨难,这是人生无法抗拒的一种灾难。佛祖释迦牟尼在论说世间之中,就有一个“病苦”,因而认识病苦的根源,如何对待疾病,这是人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大问题。  人为...果报归于父母的罪过,如此迷惘,罪过不轻。佛法业力法则告诉我们,共业把大家带到相同的背景当中,但在相同的背景之中,只是承担属于自己的别业所致的与乐。反之,法界就不公平,不平衡了,这与佛法的因果律也不...

    刘仙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1745639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精神

    自己的家,自己的国,甚至只知爱自己,不知爱他人,往往为了满足自己,不惜危害社会,损害他人,故人间罪恶日益增,祸患日益盛,而人生的三,无量之,亦随之俱来。  今日世界,烽火处处,战祸弥漫;今日...人间佛教的精神  人间佛教的精神,不但慈悲爱护一切众生,同时宽恕容忍一切众生;做到冤亲平等,拔与乐。慈悲是甚么?慈悲,是人性的至爱,亦是人心至高的同情心,至极的正义感。原来,人性的至爱,同情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750163.html
  • 临终偈言集

    寻师访道事堪伤,今日独卧涅盘堂。  门无过客窗无纸,炉有寒灰席有霜。  老僧自有安心法,交煎又何妨!  这真是气贯长虹,感人涕下。我每每想到这首诗,无论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困难痛苦之中,所有的委屈伤感...支撑到天明了。  他也知道,自己今夜真的是无法抵御内病痛、外寒冷的交煎了,这种汇集了人间极大之的时刻,他仍然镇定地回忆一生走过的路,想起自己拜访明师修学道业的一幕幕,想起现在将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...

    福 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852316.html
  • 乐观乎?悲观乎?

    佛教徒也不是乐观的呢?因为生命的前景虽是光明的,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。  首先,人生的实质是。这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说明,如三乃至无量诸,大千世界不过是迁流不息、变化无常的集之地。世人由于...欲知足的生活。  其次,佛教说人生是,这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悲观的。在人们的心目中,就意味着失败和挫折。因此,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试图摆脱人生面临痛苦,将希望寄托于对财富和事业的追逐。其实佛教所认识的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4453963.html